7月15日,西寧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曉容在湟中調研時強調,站在湟中撤縣設區的重要歷史關口,要牢牢把握這一重大戰略機遇,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氣魄謀劃未來,推動湟中實現跨越發展,為全市發展提供更強的湟中支撐、更大的湟中貢獻、更美的湟中元素、更好的湟中實踐,為更高水平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作出更大貢獻。副市長陳兆超參加調研。
在湟中縣陳家灘青海緣匯木雕有限公司,張曉容一行詳細了解生產經營狀況,參觀特色產品展廳,對企業依托厚重的河湟文化底蘊和精湛的民間工藝技巧,深入挖掘河湟文化產業價值,構建文化旅游產品“研產銷”產業鏈條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調研中,張曉容聽取了河湟文化西寧產業園發展概念規劃匯報,他指出,建設河湟文化西寧產業園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護傳承黃河文化、河湟文化重要論述精神的實踐載體,是湟中立足特色實際、實現轉型崛起的關鍵之路,編制好規劃對于引領指導未來發展至關重要,要以對歷史負責、對發展負責的態度,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編制規劃。要深入研究功能定位,認真審視面臨的戰略機遇,準確把握存在的短板瓶頸,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進一步明確產業園建設發展的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注重從歷史文化、地域特色、民俗風情等方面挖掘資源、提煉內涵,注重以大視野、大格局統籌謀劃空間格局、生態布局、產業構成、交通體系和文化品牌,認真細致做好規劃編制工作,切實將河湟文化的文化價值、地域價值和品牌價值轉化為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拉動湟中高質量發展、撬動“大西寧”功能優化、推動省會發展隆起。
隨后,張曉容一行實地踏勘了西塔高速至縣城五岔路口新建道路選址,他強調,要堅持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態后業態,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按照市區一體化發展的理念和標準,在交通、水利、生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謀劃儲備一批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增動能的重大項目,以項目和投資提升發展能級、夯實發展后勁。
當天下午,張曉容一行來到湟中縣土門關鄉上山莊村,實地查看了老年之家和上山莊花海3A級景區,與村兩委班子和景區負責人親切交流,詳細了解美麗鄉村建設、景區經營等情況。張曉容指出,鄉村是湟中撤縣設區后未來發展的重要陣地,加快鄉村振興、實現城鄉融合對于推動湟中更好融入全市發展尤為重要。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照脫貧標準,扎實開展扶貧領域“補針點睛”行動,進一步排查影響脫貧攻堅進程和質量的各類問題,補齊鄉村道路、飲水安全、醫療衛生等方面短板,確保如期實現小康。要大力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堅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整合資金、資產、資源,做大做強專業合作社,鞏固發展特色種養殖、農副產品加工、勞務輸出等產業,促進農村經濟轉型升級、農業供給側改革和農民致富增收。要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加強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一體化統籌推進組織規劃、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等,以脫貧攻堅筑牢振興基礎,以鄉村振興提升脫貧成效。要扎實開展環境整治,進一步深化愛國衛生運動,大力實施美麗鄉村、美麗城鎮、公路沿線風貌提升和鄉村旅游示范帶等工程,建設干凈整齊、生態宜居的農村人居幸福家園,展現新湟中新農村新風貌。
張曉容強調,站在撤縣設區新的歷史起點,要準確把握發展機遇,理清發展方向,結合資源稟賦,以更高站位謀劃推進河湟文化西寧產業園、多巴新城、甘河工業園區三大增長極發展,完善現代產業體系,有效拓展城市空間,擦亮生態亮麗名片,把未來的湟中區打造成全市最有活力、最具潛力、最有魅力的現代化新城區,奮力譜寫湟中高質量發展時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