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茫茫遼闊的海南州塔拉灘到八百里瀚海戈壁的柴達木盆地,從百兆瓦太陽能發電實證基地到德令哈50兆瓦光熱項目,從綠電7日的實施到綠電15日全清潔能源供電的實現,如今的新能源發展已經成為青海最耀眼的“金名片”。據統計,截至2020年4月底,青海水、太陽、風電裝機規模達到2801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規模的87.7%,其中新能源裝機達到1609萬千瓦,占比達到50.4%,是全國新能源裝機占比最高的省份。
成績的背后不僅有國家的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的決心,還有扎根在青藏高原這片熱土上的一家家新能源企業,他們奮力前行,不斷創新技術、培養人才,讓這里的清潔能源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實力強勁技術創新走在全國前列
在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內,一排排光伏板鱗次櫛比,光影閃爍,似與天相接;一臺臺印著“國家電投”字樣的高大風機,巍然矗立,迎風起舞,與藍天白云相映生輝。
“1分鐘,光伏發電9472千瓦時,風力發電3248千瓦時。”這是黃河水電公司在短短1分鐘所發出的新能源電能。
將青海的“有”變成發展的“優”,黃河公司不僅打造了黃河上游水電基地和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一批批水電、光伏、風電項目也先后落地。
從打通光伏產業鏈、制造電子級多晶硅、建設N型IBC高效電池組件到研發水光互補和多能互補技術、建成百兆瓦實證基地、推行“互聯網+光伏”“光伏+生態+惠民”模式,再到組建光伏產業創新中心……黃河水電公司加速在重點領域突破,掌握了一批世界領先核心技術。
20年的發展時間里,黃河水電公司裝機規模、年發電量均增長6倍多,清潔能源比重達93% ,累計發電5678億千瓦時。從初涉行業的踽踽前行到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運營商,充滿技術含量的發展步伐,讓黃河水電為青海清潔能源發展貢獻了強大的力量。
過去一年,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使青海成為國家重要的新型能源產業基地”的重要指示精神,我省全面貫徹國家“四個革命、一個合作”重大戰略,能源完成投資再上新臺階,據統計,全省能源行業完成投資439億元,同期增長34% ,約占全省五分之一,起到投資壓艙石的作用,有力支撐全省穩投資大局。能源企業也從幾年前的130多家增加到了目前的170多家,為青海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
豐富的資源和利好的政策促使能源企業蓬勃發展,從而也讓我省新能源建設創造了光熱發電率先在全國拉開商業化建設序幕等多個第一。
發展高質量資源優勢筑牢成長之基
新建風電項目經營效益同行業領先,新能源裝機邁入百萬千瓦,扶貧投資近8000萬元……作為青海能源企業后起之秀,大唐青海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三年來,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跟青海省情,深度融入我省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到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中,借力資源優勢,在青海清潔能源開發建設領域迅速成長。
始終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2018年,大唐青海公司率先入駐青海能源大數據集控中心,并完成全部電站接入,實現“遠程集控、就地檢維”的現代先進生產管理模式轉型,為我省全面提升新能源智能化、科技化水平提供了樣本。此外,中國大唐集團與省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三年行動”協議》,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加大多家省屬企業合作力度,打造了央地合作的標桿。
在青投資的三年時間里,大唐青海公司實現風電“零”突破,并陸續實現十多個新能源項目落地。扎根青海,積極推進光伏、風電去電價補貼化,結合省情開展“平價”新能源發展“大唐實踐”,為全省搶占新能源發展先機、提升發展水平提供了重要參考。
通過開展資金援助、消費扶貧、產業扶貧、人才扶貧、黨建扶貧等多種方式,成功幫助海南州興海縣如期“脫貧摘帽”。創新方式方法,助力海西七個對口援建村建立村級集體企業,村民增收過百萬元。
“如今,大唐已進入青海能源發展新的最可信賴的‘朋友圈’,下一步將在外送通道、大型基地、儲能制氫等領域與當地全面合作,共同謀劃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格局,奮力打造中國大唐‘清潔能源戰略高地’,助力打造‘綠電特區’和青海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大唐青海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大斌說。
雙向共贏助推當地經濟協同發展
我省能源企業在壯大發展中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為全省發展提供了穩定可靠的清潔能源,同時也給青海以及沿黃省區帶來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告別了從前風沙裹挾的荒漠化土地,如今的塔拉灘因為光伏電站的建立與發展已經變成了碧草連片的生機之地。
黃河水電公司在光伏電站建設中,將生態保護理念融入其中,堅持不大面積破壞植被,不在支架上焊接“兩不”原則,先后開展大型并網光伏電站荒漠化土地治理及生態綜合利用研究,推動光伏電站閑置土地資源高效利用等,經過六年多的研究工作,以退化草場為主的海南光伏產業園區草地植被有效修復。研究成果表明:光伏電站的建設,使子陣區的風速減小了50%以上,晴天天氣下蒸發量減少50%以上,草原水源涵養量大大增加,土地荒漠化得到遏制。
在向社會提供綠色清潔能源的同時,隨著各電站的建設,一同帶動了當地交通、商業、城鎮建設、服務業、旅游業的發展。黃河水電公司還在共和光伏電站蓋起了一座座羊圈,雇傭當地牧民養羊放牧,讓昔日茫茫戈壁“變身”草原牧場。
因資源稟賦而發展的能源企業,在青海高原上不斷為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貢獻著巨大的力量,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始終秉持著省情定位、社會責任和企業責任,在發展中創造著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以共贏的方式推動著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鏗鏘步伐。